但是将这些数据抽丝剥茧,你就可以发现,经济数据“暖春”与市场需求“寒冬”相互撕扯、互相胶着的戏码仍在很多城市中激烈上演着,同行竞争、原材料高成本压力、净利空间越发狭窄等现实问题成为企业无法承受之痛。
就如水泥、砂石行业,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正经历着迅猛而深刻的淘汰大战,没有竞争力、没有市场优势的企业将在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中逐步销声匿迹。
数据喜人 回暖信号好像很强烈
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,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284997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5%,比2022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.2%,远超市场预期的同时,也创下了近四个季度的最高水平。
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中,工业、投资、消费等多方面数据呈现稳步回升态势,经济回暖的信号非常强烈。
具体到工业表现来看的话,3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9%,连续两个月回升,涨幅较1-2月扩大1.5个百分点。
具体到投资来看的话,基建投资(不含电力)继续延续接近两位数(8.8%)的高增,制造业投资展现较高韧性(7%)。而这背后,是宏观政策取向的直接体现。
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也表示,一季度中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,原材料制造业较快增长。小微企业生产改善,企业预期总体向好。
可以说,从数据上看,一季度经济整体欣欣向荣,也算是为经济复苏创造了一个“开门红”。尤其是,如果仅看GDP增速的话,的确非常喜人!
消费和外贸是主将 房地产继续拖后腿
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3月消费和外贸增速超预期大幅回升,这才是一季度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。从数据来看,除去政策刺激产生的正向反馈,地产行业仍是整个一季度的拖累,市场行情积极情绪不算特别高。
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就此表示,一季度GDP同比增长超预期,主要是受消费强劲反弹与外贸超预期表现推动,房地产仍然是拖后腿的存在,不容乐观。
据砂石骨料网了解,2022年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一直在走低,到年底时,同比增速是-10%。今年楼市有所回暖,尤其是在1月至2月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反弹到了-5.7%。
只是,前两个月的热度并未延续到3月,楼市的火很快就灭了,并且拖累了一季度的整体形势——2023年一季度,全国房地产开发增速同比下滑5.8%,投资继续走低。
事实上,当前土拍市场依旧不给力,除了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之外,绝大多数城市的行情都在往下走。大部分城市卖地都出现了困难,甚至不得不主动缩减供地量——比如长春同比减量45%,重庆中心城区同比减量60%。
即便当前楼市成交量在上涨,但市场消化的是存量房,土拍市场的上涨根本带不动。而且需要注意的是,城投或者其它房企到现在还一屁股债,缩衣节食的过日子呢,楼市的整体循环目前依旧很难起得来。
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/总裁张玉良此前表示,当前地产企业出现了大量的分化,可能未来一两年市场总量还会继续下滑。另外,区域城市严重分化可能会导致整个房地产企业的洗牌。
水泥“跳楼价” 砂石料难销
作为砂石、水泥的用料大户,房地产的衰败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砂石、水泥市场的需求和用量。
受房地产萎靡的直接影响,2022年的市场“寒冬”其实已经暴露出了砂石和水泥行业的诸多问题。
先说水泥行业,从已经公布的水泥上市企业2022年年报来看,企业净利润跌幅远高于营业收入跌幅。不少企业甚至在年报中直言“能源成本大幅增长”,高成本压力成为企业无法承受之痛。
与此同时,多区域水泥价格持续跌跌不休,库存压力持续增大。据砂石骨料网了解,部分地区水泥价格从500元/吨跌到400元/吨、300元/吨,最后跌至150多元/吨,真就是“跳楼大甩卖”。
砂石行业亦大致如此。“我这里砂石不好卖,你那儿好卖吗?”
“旺季不旺”这个词从去年一直说到今年,“货难卖、价难起”是多数地区砂石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。
据多位一线人士透露,行业产能过剩、供需失衡以及水位受限、大坝过闸等待时间长、船运单价高等因素,压低了矿山出厂价,砂石价格在一跌再跌!另外,根据网友留言评论来看“需求没回暖”出现频次比较高,市场格局早已发生变化。
事实上,从2015年的高歌猛进、集体狂欢,再到完成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跨越,砂石行业竞争激烈已经摆在明面上了,利润空间的缩小也已变得让人无法忽视。
在今年3月底砂石骨料网举办的西安理事会沙龙上,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孔安直言:行业同仁要转变盈利思想——将高额利润调整为正常盈利。抑制新增产能、抱团取暖协同发展也是当下砂石企业之间达成的共识。
同时,在行业供大于需的大市场环境下,以及在环保、能耗、产品质量、智能化等一系列高要求挑战下,水泥、砂石行业已经到了凭本事、凭实力吃饭的时候了,企业如果没有竞争优势最终只能被大浪淘沙,遗憾出局。
行业洗牌还在继续,又有多少企业能生存下来呢?